日前,衡水市在實施小學生課后免費托管服務基礎上,積極探索構建“教師+志愿者”課后服務新模式,讓放學后學生監管的“空白期”升級為綜合素養再培育的“生長期”。
2019年,衡水市將主城區小學生課后免費托管服務列為全市民生實事項目之一。目前,小學課后服務工作在全市477所半寄宿或走讀制小學中全面開展,參加課后服務小學生人數占有需求學生比例達到100%。
每學期開學前,教育部門組織各學校向體育、團委、文聯等部門提供本校課后服務開展情況、特色辦學優勢與緊缺人才目錄,根據志愿者的專業特長進行定向分配。志愿者名錄確定后,教育部門以學校為單位,組織志愿者開展校情班情、服務時間、服務方式、服務內容與安全事項等內容的集中培訓,使志愿者盡快進入角色。在志愿者提供服務過程中,各學校及時跟進、全程參與,做到學生集中時有教師監護,學生活動時有安全保障,學生進出時有統一組織,形成了學生免費參加、學校集中看護、志愿者廣泛參與、活動安全有序的課后服務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