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市掀起了一場全城動員、全民上陣、全面推進的創城熱潮;
2019年,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拾金不昧、見義勇為在全市蔚然成風;
2019年,衡水市省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高質量完成提質達標既定目標。
一年來,我市把創建省級文明城市作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緊緊圍繞以人為本的總要求,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創建為民的情懷、堅持不懈的努力、求真務實的作風,不斷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向深層次、寬領域、高水平跨越提升,城市面貌煥然一新,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同心爭創文明衡水
文明,是城市進步的標志;文明,是城市發展的靈魂。
立足于讓城市更文明、讓生活更美好,今年3月21日,我市召開市文明委(擴大)會議暨創建省級文明城市推進會議,吹響了2019年打贏創建省級文明城市這場攻堅戰的沖鋒號,各級各部門再加壓力、再鼓干勁,邁開了追求城市外在美與內在美有機融合的鏗鏘步伐——
“創建文明城市是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必須提高政治站位,必須嚴肅認真,必須樹牢為民理念,必須壓實責任,對指標一再居后、不重視、不作為的要嚴肅追責問責。”市委、市政府堅持把省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市委書記王景武幾次專題調研,并作出批示提出明確要求。
為沖刺今年的創建目標,市委、市政府全面加強領導,調整了創城指揮部、辦公室和11個創建工作組,主要領導親自協調調度、親自研究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分管領導具體抓,部門力量直接抓,確保任務明確到崗、責任落實到人,形成了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工群齊抓共管、文明辦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格局。
常態方能長效,我市出臺了《中共衡水市委、衡水市人民政府關于創建文明城市工作的實施意見》,印發了《關于建立創建省級文明城市長效機制的實施辦法》《衡水市省級文明城市創建督導考核約談機制實施意見》等系列文件,規范創建標準,明確考核機制,做到有章可循、有序推進,使創建步入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軌道,形成了“層層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創建工作體系,確保創建工作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持之以恒、不留死角。
創建工作千頭萬緒,怎樣才能做細、做實、做好?市文明辦召開培訓會、組織相關單位到先進地市考察、邀請專家現場授課,并組織牽頭相關部門先后召開8次座談會、10次調度會和1次現場觀摩會,分別對檔案材料收集整理、實地考察點位打造等有關任務進行安排部署。
市創城辦緊跟創建任務要求,對負責實地測評點位進行拉網式督導檢查,建立臺賬清單,對照標準逐項逐條比對,并及時與點位負責人交流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定期回訪,對于整改不到位的盯住不放,不達標準不罷休,確保問題整改到位。
各級各部門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桃城區、冀州區、衡水高新區、濱湖新區積極主動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市直責任部門充分發揮創城工作主體作用,市委辦、市政府辦、市城管、公安、教育、交通、市場監管等市直單位主動擔責,并大力加強與屬地各單位聯系,指導區直單位合力推動創建工作內外兼修、層層深入。
唱響新時代文明之歌
唱響新時代文明之歌
機動車有序停放,非機動車、行人各行其道,地面干凈墻體整潔,公益廣告隨處可見……行走在衡水的大街小巷,撲面而來的文明和諧之風帶給人們絲絲暖意。“大家都講文明話、做文明事,帶動更多人也做文明人。”不少市民這樣說。
創建為民、創建靠民、創建惠民。工作中,我市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從群眾最關心、最現實、最直接、最急需的訴求切入,狠抓城市精細管理,開展了一系列集中整治專項行動。
——開展治理“七亂一提升”攻堅行動。抓住群眾反映強烈的市容環境、交通秩序、占道經營等問題,持續開展集中治亂行動,處理市容整治案件2萬余件;市區內建筑圍擋全部改造成墻體圍擋,公益廣告刊登面積達50%以上,成為一道文明風景。
——開展洗城、清理亂貼亂畫小廣告、占道經營、廣告牌匾、建筑圍擋等專項行動。2019年以來,累計粉刷噴涂小廣告3萬余處;在市區主干道人行便道上新劃定了3570個機動車停車位和9500平方米非機動車停車位,并增加了停車箭頭標識。
——開展高峰時段執勤、志愿者勸導等活動。共計勸導非機動車、行人2萬余人次,處罰非機動車違法1724起、行人違法1110起,清理“僵尸車”160余輛,有效提升了市內道路交通秩序,減少了非機動車、行人闖紅燈、不各行其道等不文明現象的發生頻率。
——推進城市網格化管理。針對區域、街道、社區創建情況,分別實行“片長制”“路長制”“樓長制”,主次干道推行“18小時保潔”管理、機械化清掃,累計清理城區積存垃圾千余噸。
——老舊小區結對幫扶共建活動常態開展。創建和諧友愛的小區環境,180家市直、區直單位結對幫扶500余個生活小區,利用周六時間,開展“訪千樓進萬家”、環境衛生清理、公益志愿服務等活動,宣傳文明禮儀知識、創城應知應會,文明扎根人們心中。
——校園周邊環境集中整治。圍繞市區學校周邊占道經營、車輛亂停亂放、食品玩具零售店等問題,聯合公安、城管、市場監管等部門集中檢查校園周邊重點部位50余處,對排查出的問題責令現場整改,為師生營造一個安全、健康、和諧的校園周邊環境。
——樹立“全域創建”理念,統籌推進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家庭等“四大創建”行動。以“提質提效、文明服務”創建競賽、“傳承好家風、弘揚好家訓”主題作品征集、校園“六個好”、村鎮“十個一”等活動為載體,先后評選出了市級文明單位322個、文明家庭19個、文明村鎮82個、文明校園26個,激發了各行各業創建熱情,推動興起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新熱潮。
此外,提前完成13個便民市場建設任務,主城區126個老舊小區全部改造提升完成,主城區新建和改擴建的99座公廁全部免費開放,市區大慶東路全線貫通,市圖書館開放面積不斷增加……一大批惠及群眾的好事實事落地開花,讓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歸屬感不斷攀升。“衡水真是座‘幸福之城’。”越來越多在外工作的衡水人表示:想回家了!
“一座城市的魅力,不僅僅體現在外表,更存在于精神。”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說。以文明潤澤民心,我市標本兼治,通過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創建活動,讓文明創建熱潮此起彼伏,文明城市的旋律在衡水大地持續回蕩——
結婚不要彩禮,老人去世不大操大辦……
“立”規矩,“破”頑疾。市文明委組織開展了文明禮儀規范、婚喪嫁娶革新、公共場所治亂、交通秩序整治、城鄉環境提升、戶外廣告提質、市場建設便民、“廁所革命”推進、綠色節儉強化、質量文化培育“十大專項行動”,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
熱情服務,微笑解答……
把提高人的素質作為文明創建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市直工委,交通局,公安、交警,教育局等部門和單位,相繼組織開展了“提質提效、文明服務”創建競賽活動、市區出租車行業服務質量提升暨安全教育培訓專項行動、“新時代好少年”學習宣傳等一系列主題實踐活動,培樹了一批行業示范、社會認可、群眾滿意的先進典型,形成人人爭當文明使者的可喜局面。
不亂丟垃圾,不隨地吐痰……
為創城“助力添彩”,營造濃厚氛圍,我市持續加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文明樹新風”、《市民日常行為規范》等公益廣告制作刊播力度。截至目前,《衡水日報》、《衡水晚報》刊載公益廣告均超過100版,衡水電視臺、衡水電臺播出公益廣告4萬條次,市區內公交候車亭、公交站牌、街巷地名標志牌等載體設置公益廣告比例超過35%,城區建筑工地、道路施工圍擋公益廣告刊載占比超過30%,文明“抬眼可見、駐足即觀”且深入人心。
文明成為最美風景線
“這發型理得真精神,謝謝你們!”12月7日,室外已是天寒地凍,衡水五福養老院里卻暖意融融,老人們笑盈盈地坐在椅子上,等著衡水好人志愿者協會的志愿者們給自己理發、檢查身體。
義務維修家電、文明交通勸導、環保宣傳……目前,衡水好人志愿者協會有志愿者近千人,每年開展公益活動150余次。而這,只是我市眾多志愿者團隊的一個縮影。為助力文明城市創建,我市啟動了愛心門店、文明交通勸導、“萬名黨員集中日行動”等15個志愿服務項目,積極引導社會各界參與文明城市創建。“我市已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縱橫交錯’的志愿服務網絡體系。”市文明辦負責人介紹,目前,衡水注冊志愿者達到20余萬人,組建各類志愿服務組織3000余個、專業志愿者團隊1000余支,建立學雷鋒志愿服務站點3000余個,開展志愿服務活動20000余次,推出各級各類志愿服務先進典型300余例。
志愿服務彰顯城市文明程度、社會溫度。在鞏固和提升省級文明城市創建成果的過程中,我市持續深化志愿服務,建立健全志愿服務機制,廣泛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健全志愿服務網絡,志愿服務花開遍地,影響不斷擴大——
為進一步凈化城區環境衛生,131個市直單位出動志愿者在城區主要街道清理環境衛生、勸阻不文明現象;
文明創建“從娃娃抓起”,市文明辦、市教育局持續開展“小手拉大手、文明齊步走”系列活動,全市各中小學生變身小志愿者,在十字路口、社區、街道等志愿服務站點開展愛老敬老、環境保護等志愿服務活動;
助力脫貧攻堅,全市382個市級以上文明單位到貧困鄉村、貧困戶開展理論宣講520場次,普及科技信息、宣傳法律知識等405場次,開展義診義演等志愿服務活動近2100次;
針對衡水湖國際馬拉松賽的服務需求,2400名志愿者提供禮儀、接待、安保、醫療等貼心服務……
點滴之水,匯聚成洋。在衡水,志愿服務在政府引導、社會參與下蓬勃發展,志愿服務已不僅是新時代衡水人的一種精神追求,而且成為更多人崇尚的一種生活方式,溫暖無處不在!
我市還特別注重以德化人,堅持黨風政風社風家風一體建設,堅持宣傳引導與法律約束相結合,堅持發揮榜樣示范引領作用,建立完善道德模范、身邊好人選樹、激勵、幫扶禮遇機制,常態化開展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先進事跡基層宣講、專題展覽、故事匯巡演、公益廣告展示等活動,引領全社會形成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良好風尚。
如今,在衡水大地上已先后涌現出全國道德模范及提名獎5人、全國“最美奮斗者”3人、全國文明家庭2個、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2人、全國學雷鋒活動示范點2個、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6例、中國好人8個,河北省道德模范及提名獎15人、“燕趙楷?!r代新人”3個、“最美河北人”38個、河北好人77個,市縣典型1300余個。他們用無怨無悔的奉獻和連綿不斷的愛心,譜寫了衡水人民崇德向善的生動篇章。
品德,累積于一點一滴;文明,見之于一舉一動。寒冬行走在衡水大地,靚麗整潔的街道、安全通暢的交通、文明有禮的市民,融會成文明的“底色”,傳遞著城市的溫暖,凝聚著發展的力量,更創造著人民的幸福。
“2020年,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省委九屆十次全會‘三創四建’活動部署,緊緊圍繞以人為本的總要求,以為民、利民、惠民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高質量完成奪牌的目標任務,確保2020年進入省級文明城市行列。”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2020,我們整裝再出發!
來源:衡水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