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飄香,古風流長?!睘檫M一步引導學生了解和感受中華傳統節日文化,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衡水科技工程學校(衡水技師學院)在端午節來臨之際,開展了“濃情端午,傳承文化”端午主題活動。
本次活動旨在提高同學們的愛國意識,增強民族自豪感,深切感受端午、屈原所代表的愛國情懷,讓民族的文化與精魂深深地刻在科工師生心中?;顒臃譃椤白哌M端午,走近屈原”、“吟頌端午,故事重現”、“濃情端午,現場問答”、“愛我祖國,傳承文化”四個環節。
“走進端午,走近屈原?!笔箤W生了解到:屈原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詩人,他理想遠大,品格高潔,不與黑暗現實同流合污,其作品《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創造出新的騷體詩——楚辭,和《詩經》共同成為中國文學的兩大源頭,對后世文學的影響極為深遠。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有國才有家。兩千多年來,飄香的端午和不朽的詩人屈原一路相伴,屈大夫的愛國情懷、浪漫詩篇,已經化為中華民族的文化與精魂。
在長江黃河的哺育下,我們的同胞歷來就有憂國憂民的赤子之心,正所謂“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在“故事重現,吟頌端午”環節,同學們帶著對三閭大夫的崇敬之情,一起觀賞了情景劇《屈原投江》。情景劇小組的真情演繹,讓現場師生再次重溫了那段驚心動魄的歷史。千百年來,三閭大夫那壯志未泯、萬念俱灰的一跳,留給后輩無數的嘆息和無盡的遺憾。同學們和王勇老師演繹的《橘頌》《漂給屈原》,表達了對屈原大夫的敬仰和追思之情。
古圣先賢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五千年的歷史,更重要的是歷史中沉淀的文化和精神。清明時節,我們緬懷先烈、不忘過去;端午時節,我們緬懷屈原,傳承愛國精神;八月中秋,我們團聚一堂、和美團圓;重陽登高,我們思親思鄉、尊老敬老。幾千年的文化沉淀,既有氣吞萬里的陽剛之氣,也有淺笑低回的陰柔之美?!皾馇槎宋?,現場問答”環節,同學們現場問答,緊張有序、積極踴躍,高潮迭起。
“愛我祖國,傳承文化”,讀過去事,助今后行,屈原對祖國的至情至愛,影響著我們每一個后來人。劉曉娜老師傾情演繹的《我和我的祖國》,將整場活動推向高潮,和著優美激情的旋律,全體師生打著節拍同唱愛國情、共抒傳承志,端午活動圓滿落下帷幕。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中華兒女薪火相傳。作為新時代的職教人,弘揚傳統文化、傳承愛國精神責無旁貸。讓我們直掛云帆,乘風破浪,共同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來源:衡水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