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在建黨初期和大革命洪流中艱辛起步
第四節
對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宣傳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大會決定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國民黨,采取黨內合作的形式同國民黨建立聯合戰線,以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共產黨員加入國民黨時,黨必須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大會通過的宣言指出:要推動國民黨“斷然拋棄依賴列強及專力軍事兩個舊觀念,十分注意對于民眾的政治宣傳”,“以造成國民革命之真正中心勢力”?!皩τ诠と宿r民之宣傳與組織,是我們特殊的責任;引導工人農民參加國民革命,更是我們的中心工作”。大會選舉產生中央執行委員會,中央執行委員會選舉組成中央局,陳獨秀為委員長。
8月,中共中央在《先驅》發表《中國共產黨對于時局之主張》,再次強調,只有以民主的聯合戰線,繼續革命,打倒軍閥及軍閥背后的外國勢力,才是救濟中國的唯一道路,號召全中國國民革命者聯合起來!
1923年11月,中共第三屆第一次中央執行委員會全體會議制定的《國民運動進行計劃決議案》指出,國民運動是目前黨的全部工作,“當以擴大國民黨之組織及矯正其政治觀念為首要工作”,“促其做反帝國主義的宣傳及行動”。同時,這次會議還制定了《教育宣傳問題議決案》,系統闡述黨在政治、勞動、農民、文化等方面的宣傳方針,要求“共產黨員人人都應是一個宣傳者,平??谡Z之中須時時留意宣傳”;向工人開展宣傳要“使用口語,求其通俗化”,編著通俗的、問答的、歌謠的小冊子;向農民開展宣傳,材料要取之于農民生活;要倡導文學的及科學的宣傳主義,倡導“健全的唯物主義的宇宙觀及社會觀及'集體主義’的人生觀”,“反對宗法社會之舊教義”;各地要設立社會科學的研究會,會員要從事各種中國現實問題的實際調查。
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舉行。大會通過共產黨人參加起草的《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共產黨員李大釗、譚平山、毛澤東等10人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或候補執行委員。會后,毛澤東曾任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代理部長。國民黨一大在事實上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革命政策,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來源:《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簡史》